• 首頁
  • 兩岸
  • 教育
  • 文化
  • 藝術
  • 地方
  • 醫療科技
  • 身心靈
華人新聞網
  • 首頁
  • 兩岸
  • 教育
  • 文化
  • 藝術
  • 地方
  • 醫療科技
  • 身心靈

两代人迟来的沟通——怀念我的父亲、人民日报首任驻美记者张彦

8/30/2018

0 Comments

 
來源:美中時報 張小彥
他曾出任《人民日報》首任駐美記者;

他曾與駐紮昆明的美軍“飛虎隊”建立了密切的聯繫;

他曾是大型記錄中美友誼紀錄片《飛虎奇緣》中的主人公;

他著有《一個駐美記者的見聞》、《美國隨想及其他》等;

他在天安門城樓見證了開國大典並報導了新中國的誕生;

他曾親赴湖南芷江報導日本投降;

他曾採訪過世人關注的重慶談判;

他曾跟隨宋慶齡從事對外宣傳事業;

他曾隨周恩來總理參加並報導了萬隆會議;

他曾有幸躲過了“克什米爾公主號”飛機爆炸的劫難;

90歲時,他出版了自傳《風雲激蕩的一生》。

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從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張彥先生不僅親眼見證了每一個重要歷史時刻,更是用自己手中的筆和相機記錄和傳播了每個重大事件,對中國的對外宣傳事業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

他,就是歷任《今日中國》雜誌編輯室主任、副總編輯的----張彥

2018年7月8日在北京去世,享年97歲。
Picture
60年後再次站在天安門層樓上
2018年7月8日,父親平靜地走了,到天國與母親重逢。他97年的人生歷程坎坷曲折又波瀾壯闊。在回國奔喪的飛機上,我思潮起伏,追憶與父親和家人一起喜怒哀樂,悲歡離合的一幕幕場景。但最讓我難以忘懷的還是與父親心靈遲來的溝通及那些談話和書信往來。

​       由於父親1957年受到反右運動的政治迫害,一直抬不起頭來,小的時候他很少與我們孩子交談。生活、上學、家庭教育都是媽媽主管。因此我那時對他有些生疏。直到1979年他政治上獲得平反之後,才與我接觸得多起來。我剛到美國留學時,他在美國首都華盛頓任人民日報駐美記者。那時學校一放假我就去華盛頓看他。後來他和媽媽來美講學和探親幾次更使我有機會進一步了解父親。這期間的通信也是父子交流的重要渠道。
Picture
1995年我寫了幾篇回憶文革往事的文章,其中一篇描寫了母親帶我到外文局的“牛棚”探望父親的情景。這篇文章勾起了父親埋在心中多年的痛苦和冤屈。在一封長信中他第一次詳細地向我講述了他的坎坷人生。

       ……你說,你在寫到我挨整的那一段,心酸,落淚,也觸動了我為之心酸。這坎坷的一生,我本來不想說的...不過,今天你既然寫到它,我不妨給你說說我的一些情況和想法,也許會對你有所幫助....

       在我一生中,1957年這一年就成了一個巨大的轉折點。一夜之間,我就從一個革命領導幹部變成了受批判對象,一切都打入了“另冊”。自己不能不虛心進行“檢查”,別人也不能不挖空心思來完成“批判”任務。整個1958年,我只能在外交部街的家裡“閉門思過”,不時去機關里接受批判,那是我最苦悶的日子...
Picture
1966年,“文化大革命”風暴來臨的時候,我還天真地覺得這是一個了不起的革命行動,並且積極地投入了運動,還參加了一個“戰鬥隊”,作為“革命群眾”參加許多大批判會。記得,北京“除四舊”的那一天,我還從三里屯走到王府井,目睹了這一幕紅衛兵的精彩表演。沒有料到,不過一年多一點,我自己再一次被列為革命的對象,成了“漏網右派”,被抄家、關進了“牛棚”,失去了自由....

       ……我的徹底解放,直到1979年1月才真正到來... 同樣是一夜之間,我又完全變了,變得如此“吃香”,成了單位爭奪的對象。不知是不是命運的奇巧安排,恰巧這時斷絕了三十年關係的中美重新建交,迫切需要互派常駐記者。全國最大的報紙《人民日報》,居然選中我作為他們的兩個首任駐美記者之一,派往華盛頓常駐。從此,我的生活史掀開了新的一章。
Picture
我這樣的坎坷經歷,在中國,可以說到處都有,數以幾十萬計,比我更慘的大有人在。但是,很少有人怨天尤人、斤斤計較個人得失。具有強烈愛國主義的中國知識分子的這種特點,是許多外國人所無法理解的。中國之所以能有今天,這種精神力量是極其重要的因素.

       父親這一段跨越幾十年的生涯起伏,真實地再現了他那一代中國知識分子坎坷、離奇、悲壯、激情並引人深思的時代歷程。這批可以稱之為中華民族之脊樑的愛國知識分子有其特殊的情懷和特徵。他們在政治上可能過於天真,但他們的赤子之心和“寧可天下人負我,我不負天下人”的氣節令世人敬仰。
Picture
作為一個海外遊子,我1980年從北京踏上美國的土地,開始了人生的新征程。求學、打工、畢業、求職、成家、生子、創業,一路走來,風風雨雨,甜酸苦辣。有低谷迷茫,也有奮進激昂。無論是成是敗,我都能坦然面對,這之中不能不說那來自大洋彼岸的一封封家書一直傳遞著理解、親情、溫暖、智慧和力量。家書的大部分都是父親寫的。他的信常常是一揮而就,有感而發,筆下生花。讓人身臨其境地感受到家庭的變化和中國改革的步伐。

       我把幾十年的家書都保存了下來。 2015年將其用電腦掃描,排序,編碼並萌生了一個想法;用家書為引線寫一本書,通過一個家庭的變化見證一個偉大的時代變革。沒想到這個寫作過程使我又獲得了一次與父親深層次溝通的機會。我每完成一篇就通過電子郵箱發給父親審閱。他雖然已年過90仍認真閱讀並不時提出修改意見。討論文章成了父子的思想交流。有時三言兩語的點評和感嘆竟能起到心有靈犀一點通的奇效。這個意外的收穫使雙方都獲益匪淺。
Picture
2015年聖誕前夕,我把“感悟人生”一文發給父親。他看完後寫道:
小彥:你的《感悟人生》我等不及的一口氣就讀完了,非常感動你能夠這樣去感悟你的人生,我和媽媽都會感到十分高興...而且,你是把東西方的文化融合在一起去看世界、看中國、看自己在這樣大環境下的人生...對於人生的感悟,是對一個人覺悟的考驗,真是一點不假!

       2016年初,我又與他分享“急流勇退”一文。他回信說:

       小彥:讀了你的《急流勇退》,頗有感觸。我的時代和你的時代太不相同了。我那時基本上是一名棋子,向什麼方向走做什麼,都是中國革命形勢決定的,不是我想怎麼乾就怎麼幹。個人的發展方向都不是自己隨心所欲去做。你現在的處境太不一樣了,你的安排都非常周密細緻,全面周到...這寥寥數語點破了父子兩代人和中美兩個社會的差別。
Picture
對於外人來說,父親的人生亮點是他作為記者見證了中國近代史上最重大的歷史事件:抗戰勝利時的日本芷江受降,新中國成立的開國大典,雅加達的萬隆會議,中美建交後首任駐美記者。他一次次地“站在歷史的浪尖上”(周有光語)對我來說,父親與我幾十年的通信和思想交流才是他留下的最寶貴的精神遺產。

       我是幸運的,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在有生之年與父親做深層次的思想交流。正是這種心靈深處的溝通把父親的精神傳承給了下一代。

       父親,安息吧,您的精神永存!
2018年7月12日於美國匹茲堡

       【張小彥簡介】
Picture
張小彥,社會學博士

       美國匹茲堡大學客座教授。

       美國智能決策研究所所長。

       美國多彩軟件公司董事長兼數據科學家。
1980年由費孝通先生推薦赴美留學。 1989年獲匹茲堡大學社會學博士。 1989至1996年任匹茲堡大學黑人家庭研究所研究主任,負責統計分析和數據庫管理。 1990至1993年參與美國聯邦政府防毒辦公室全國社區防毒項目評估顧問小組,協助制定科研方案。 1996年創建凱特智能決策公司,將社會科學與現代信息技術相結合開發社會管理和決策支持軟件系統。曾先後為美國聯邦政府和二十幾個州政府設計、建立了毒品濫用預防活動管理信息系統。 2007至2010年,被美國衛生部聘為毒品濫用預防和治療研究中心(National Institute on Drug Addiction)國家級顧問。同年,獲得國家預防網絡(National Prevention Network)授予的服務金獎。 2008年獲得了美國安永企業家東部地區年度獎。 2010年被匹茲堡地區商業周刊評為行業標兵。

       2012年以來多次回國交流並做了有關大數據、數據可視化、數據科學的專題演講並成為財新網站“決策智能”專欄作者。 2015年6月受聘為資深顧問在浙大醫學院協同創新中心參與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社區傳染病診治課題研究。張博士曾多次獲得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小企業科技創新資助經費(Small Business Innovation Research Grant)。 2015年8月和2016年9月他再次獲得了兩項創新科研經費,研發評估美國防毒活動投資效益和阿片過量中毒致死(Opioid Overdose Death)決策支持的數據可視化分析軟件系統。 (袁艷 編輯/整理)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華人新聞網

    以華人新聞為本 迎向全球核心焦點,共同為華人世界未來的新科技、新願景、創新知識,提供新聞資訊平台,展現中華文化的新願景,新未來方向與動力。共創華人經濟教育文化的新契機

    檔案

    February 2020
    May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合作媒體

Picture

Hours

M-F: 7am - 9pm

Email

icronron@gmail.com

Address 

展天影音傳媒有限公司    高雄市新興區民生一路206號5F-3 電話:07-2225297  統一編號:54846292
  • 首頁
  • 兩岸
  • 教育
  • 文化
  • 藝術
  • 地方
  • 醫療科技
  • 身心靈